iFixit 拆解:漂移问题未从硬件上根治
iFixit 给 Switch2 的可修复性评分低至 3/10,比原版 Switch 更难维修。拆解发现 Joy‑Con 2 虽重新设计,但仍采用与前代相同的电位器结构,而非更耐用的霍尔效应(Hall‑effect)或 TMR 传感器,因此漂移风险仍在。
拆解者指出:“除非任天堂使用新材料,否则核心漂移结构并未解决。”
霍尔效应技术为何未采用?
iFixit 解释:Joy‑Con 侧边采用磁吸结构,这可能干扰霍尔效应传感器,因此未采用该技术。
尽管霍尔效应在理论上能显著延长摇杆寿命,但 Switch2 并未沿用。
原先曾有传闻称 Nintendo 采用了 Hall‑effect 方案,官网信息也一度提及“大尺寸、顺滑、耐用”摇杆设计,但这些资料 later 被确认不实。
社区实测与用户反馈
GameFAQs 玩家反馈:“只要不是霍尔效应~漂移还是会出现,但拆换成本比官方更低”。
Reddit 讨论中,有人提到通过清洁或更换低成本备件可以延缓漂移。
然而,也有部分玩家表示新一代 Joy‑Con 漂移情况不如旧款频繁,可能得益于密封设计优化。
官方维修政策与应对建议
任天堂仍提供 Joy‑Con 漂移问题的官方维修服务,部分地区甚至可免费更换。
建议玩家日常:
定期使用压缩空气清洁摇杆缝隙。
使用系统设置中的摇杆校准功能。
若漂移现象严重,联系官方维修或替换第三方备件。
小结:Switch2 摇杆漂移是否存在?
尽管 Joy‑Con 2 在尺寸、顺滑度与外观上进行优化,但从硬件结构角度看,依然采用电位器技术,因此漂移问题并未在根源上被消除。不过用户反馈表示新款相对耐用,而适当维护与官方支持仍能有效应对问题。
如果你对摇杆漂移问题有顾虑,Switch2 可能带来更舒适的使用体验,但并不能百分百杜绝问题。推荐保持清洁、校准摇杆,并合理规划维修策略,才能真正享受长久的游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