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害死了蜗牛?

在墙根角落、杂草丛中、林下空地,常能见到散落的蜗牛空壳。认真察看,会发现螺壳上大多有外力招致的破损,这很可能是捕食者的手笔—在它们眼中蜗牛可谓现成的营养套餐,从鸟兽、两爬到昆虫,都不乏吃蜗牛的高手。

哺乳类 吃蜗牛好像嗑瓜子

对许多小型哺乳动物来说,蜗牛是充饥又解渴的优质美食。特别怀孕雌兽急需增强营养,而蜗牛肉富含蛋白质,螺壳又能补钙,是自然的“能量棒”加“钙片”。

老鼠、松鼠等啮齿类,以及刺猬、购睛等食虫类,都有坚利的门牙,能轻松咬破小型蜗牛的壳,吃蜗牛好像嗑瓜子。关于个大壳厚的蜗牛,也能从壳口打破:这里的壳壁相对较薄,容易咬碎,一口一口往里嗑就能吃到肉。

鸟类 嗑不动就砸

对鸟类来说,蜗牛作为繁衍期补品的价值更大逐个鸟类蛋壳和螺壳一样主要是碳酸钙,雌鸟产卵期间需大量补钙,哪怕空螺壳也会吃。

鸟类吃蜗牛的方法五花八门。擅长嗑坚果的鹦鹉,能轻松嗑开螺壳。个头小的蜗牛,能够连壳吞下,在砂囊里粉碎。小型鸟类的常规操作,是踩住螺壳,用猛啄。英国的欧歌鸫,更是吃蜗牛的技巧型选手:它会先找石头、井盖、水泥地这样的坚硬外表,然后叼来蜗牛往上面猛砸,摔打几次就能砸碎螺壳。

昆虫 粗暴吃大餐,精心送孩子

对体型同一级别的昆虫来说,蜗牛称得上一顿大餐,但要“破防”却不容易。一些步甲为吃蜗牛特地演化出狭窄的头部、延长的钩状下,以便深化螺壳,勾出蜗牛肉。它们的口器上还有化学感受器,能追踪蜗牛的踪迹。

萤火虫的幼虫,更是著名的蜗牛杀手。它们能把头部钻进壳口,往壳里注入消化液,再吸食“蜗牛肉汤”。而具有强力大牙的鑫斯,吃法更为简单粗暴:从壳口一点点嗑破蜗壳,直到啃到肉。

双翅目沼蝇科的一些蝇类,还会像寄生蜂一样,把蜗牛改形成本人的“育儿房”雌蝇把蝇卵产在螺壳反面的凹坑里,蝇孵化后钻入螺壳,在里面一点点蚕食蜗牛并发育生长,飞出壳时已是成虫。

展开全文

蛇类 不吃“左撇子”

全球约有 4000 种蛇类,其中近 200 种有吃蜗牛的记载。散布于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几种钝头蛇,体长只要半米多,是吃蜗牛专家。它们的吃法,是先“拿定”蜗牛,使壳顶朝下、坚持倒立状态;然后下颌伸入壳内,用牙齿勾住蜗牛肉,再拽出来蛇类的下颌都能自主“脱白”,以便把嘴张到很大,钝头蛇的下颌更演化出了前伸功用。由于螺壳多为右旋,倒立后壳里的肉靠右,钝头蛇的下颌,也是右边牙齿比左边多。但这样一来,它们就没法对付“少数派”左旋蜗牛了。科学家们发现,钝头蛇密集的地域,左旋蜗牛的比例显著增加!

涡虫 自制蜗牛肉汤

扁形动物门的陆生涡虫,身体扁平细长,酷似一片柳叶。它们常在溪流左近匍匐,捕食同样行动迟缓的猎物逐个螺虫、昆虫幼虫等,当然也包括蜗牛。涡虫会顺着蜗牛的黏液痕迹追踪猎物,遇到蜗牛后,先用身体缠绕螺壳,将其牢结实定,然后调整姿势,将嘴巴对准蜗牛壳口(涡虫的“嘴”位于身体中段的腹面),从嘴里翻出咽部、伸入壳内,用消化液把蜗牛化为肉汤,然后再吸食。

蜗牛 家族大内斗

在蜗牛家族内部,也有一些吃肉的狠角色,会猎杀本人的同族。我国华南地域的中华纳,是种猎杀蜗牛的肉食,它会从壳口钻进,用齿舌刮取蜗牛肉。原产于美国南部的玫瑰狼蜗牛,能经过黏液痕迹追踪其他蜗牛:碰到小个儿蜗牛,就连壳带肉直接吞下;若是大个儿蜗牛,它就把嘴成管状、伸入螺壳,把肉吸出来。

双盘吸虫 “肉体”操控,借刀杀人

双盘吸虫(扁形动物门成员)是一种寄生虫,终身会阅历蜗牛、鸟类两任寄主。固然不会吃掉蜗牛,它们却能让被寄生的蜗牛生不如死,直到被鸟吃掉。

先是蜗牛吃了含有虫卵的鸟粪,染虫上身。双盘吸虫在蜗牛体内孵化、发育,并逐步侵入蜗牛眼柄,招致眼柄膨大,颜色变绿,还有一圈圈彩色条带,而且无法统回壳内。白昼时,双盘吸虫不断“蛙中蛹”,把眼柄装扮成两条毛毛吸收鸟类来吃,从而侵入鸟体停止下一步发育。为增加被鸟类看见的概率,双盘吸虫还控制了蜗牛大脑,将其改形成“僵尸蜗牛”:匍匐更活泼并且速度更快,还会不由自主往高处爬……

(文章摘自杂志铺《博物》 科普杂志,网上订杂志,博物杂志 http://www.zazhipu.com/2000624.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