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抬头为什么叫“抬头”

开具发票时,购买方信息通常被叫做“发票抬头”,是不是有点怪异?是的,确实有点怪。那么购买方信息为什么会叫做“抬头”?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发票抬头的英文是invoice title,抬头是“ title”音译。第二种观点认为“抬头”一词古已有之,写信时对起首人名称为抬头,写完抬头后,另起一行书写正文,以示尊重。发票的“抬头”由此而来。

以上两种观点中第一种缺乏证据,仅为想象。发票是中国“土产”,并非舶来品。在清朝晚期作为交易凭证的发票业已出现,民国时期发票有了长足发展。所以,说发票的“抬头”是“ title”音译,似乎不妥。

第二种观点的正确成分更大。如果我们把民国时期或建国初期的发票拿出来看,就会发现发票右侧有“发奉”两个字,意思为发货奉上。发票左侧有“台照”两个字,意思是受票人的名称,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抬头”。后来发票演变成表格式,书写形式也变成了自左向右,受票方名称在左上方表格起首位置,也就理所当然的称之为“抬头”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