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om真不想你踩雷
题图:Tom真不想你踩雷微信公众号
海银股价跳水了,9月份就已经预警过了。今天把当年在知识星球的文章拿出来再发一下,可能大家就能理解今天的跳水了。
本文9月份发表于知识星球,现公众号也转过来。
海银财富在2021年3月份于纳斯达克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其为“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固定收益产品提供商”,“提供的产品投资于恒大、融创等知名、信用评级良好的大型开发商的房地产项目,期限一般为6-36个月。”
在经历了2021年9月恒大违约,2022年3月融创违约之后,这些6-36个月的产品据说都正常兑付甚至提前兑付。
究竟是为啥呢?
听说是做了转型,由房地产产品转向了供应链金融、城投固收等。
招股说明书也提到了地方性金交所可能被监管等问题,现在监管已经落下,各地政府都在对地方性金交所产品做风险提示,那这些产品还能投吗?
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都写在下面了。
本文材料全部来源于海银控股(HYW.O)在美国证监会披露的F-1表格,即招股说明书。
仅做英文翻译及材料整理,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原文件。
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785680/000119312521089739/d790689df1a.htm
翻译:
海银是做什么的?
中国第3大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在前5大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中增速第一。
截止2020年6月底,理财产品交易额682亿元。私募产品主要包括房地产产品和私募股权基金。
提供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例如恒大和融创)的房地产项目产品。
截止2019年底,在84个城市有167个财富中心,1700名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平均销售额为3870万元。
截止2020年,有11.3万客户,其中活跃客户3.63万。
翻译:
2018、2019、2020年上半年财富管理服务收入中,分别有74.4%、78.8%、88.8%来自于房地产产品,包括房地产固收和房地产股权投资,占比逐年上升。公募产品还不到1%的收入比例。
海银财富截止2020年6月,私募产品交易额527亿,其中房地产产品交易额392亿,占比74%。产品数量共456个,其中房地产项目316个,占比69%。
海银提供的产品投资于恒大、融创等知名、信用评级良好的大型开发商的房地产项目,期限一般为6-36个月。
解读:
这个招股说明书是2021年3月更新,恒大2021年9月暴雷,融创2022年3月暴雷。这些期限6-36个月的产品结局如何?
翻译:
按2019年的交易额来算,海银是中国第三大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
2019年,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所提供理财产品中约14%是房地产相关的固定收益产品,在房地产固定收益领域海银是最大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
解读:
三方中的地产一哥海银,房地产产品占比74%,房地产产品绝对值和占比远远超过同行。
翻译:
竞争优势:
中国第三大且快速增长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
网络覆盖广泛,分销能力强;
在房地产产品上具有多元化产品供应和领先地位;
为忠实的客户群体提供定制服务;
中国最佳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
全球视野和丰富经验的管理团队。
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5亿、11.46亿、12.84亿,净利润分别为4200万、6146万、1.56亿。
翻译:
中国基金业协会在2019年12月23日发布了新规定,基金业协会不再受理借贷活动的私募基金备案申请。因此,我们战略性的从各地方金交所购买了有债权性质的房地产产品,这些产品不受基金业协会备案监管。
尽管目前我们合作的地方金交所未对我们采购和分销的产品加以限制,我们不能保证他们未来会不会按照严格的国家金融监管体系实施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此外,我们不能向您保证中国政府不会颁布其他可能影响我们业务的法律和政策。
解读:
房地产债权私募基金监管不允许操作了,海银战略性的转向了地方金交所地产产品。真是一个好战略啊。
虽然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主要由地方政府批准和监管,但我们不能保证它们不会受到国家金融监管体系收紧的影响。如果受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或中国证监会等任何国家监管机构的批准或指导,这些金融交易所可能会被禁止上市某些或全部产品。在此类交易所进行交易,或被禁止从事此类上市和交易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不得不停止发型和交易这类产品。
解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及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等有关要求,金交所不得跨区域展业、不得向个人销售或变相销售产品。
还有2、3期,继续看。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